找到相关内容25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行菩提心学处

    人修佛果,道友二人修善缘,三四以上贪嗔因,故吾独自而安住。”   贪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,虽然拥有财产受用却不知满足,并且财产越多吝啬之心越增长。如颂云:“何人具财彼吝啬。”又“愈有愈贪如富翁”、“无财之...满足。并依靠法施(念诵仪轨等)令它们相续获得解脱等,之后它们不再损害有情生命,从而解除许多众生死亡的怖畏,因此也是无畏施。实际上,焦烟已具足了三种布施。所以水施、焦烟施等是简便易行、事半功倍之法。每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81340647.html
  • 回鹘文佛教譬喻故事及其特色——以回鹘文《折叱王的故事》为例(2)

    的[名叫垂腹]精灵罗刹。他有三只大眼睛,闪动在烈火般的发须之间。瞳仁似燃烧的灯笼,发着凶光,骨碌碌转个不停。长期以来,正是他以残忍之心啮噬着万千生灵,不知满足。恐惧……坚强,就像英雄之王……拉弓,一切...不知满足。恐惧……坚强,就像英雄之王……拉弓,一切敌人……只要你能战胜他,我们自会归顺你。” 罗刹实时指南大树而答王言:“今彼树下有大罗刹,面有三眼,顾眄晖霍,状貌凶丑,手摩目视,能为灾疠,死亡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1044701.html
  • 陈泉州:信、解、愿(1)

    永远见不到了,我们在电视和小说中常看到有些人发誓“生生世世作……”事实上誓愿能否实现不是个人的意愿能决定的,所以共处不可保信。  ⑤“不知满足苦”  没有满足的时候,你有了这个,又想另一个,过去的三大件...。这是菩萨之智。第三,一切种智,又叫一切相智,就是通达总相与别相的智慧,是佛智。  佛的智慧又可从两个维度来说: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。  尽所有智是广度上的智慧,指遍知世界上一切知识,无所不知,无所不晓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0669442.html
  • 亲友书释·白莲鬘

    世,施外无余胜亲友。   认识到一切受用都是无常的本性,动摇不定、无有可信赖的实质。无论多么富足,仍然贪得无厌,不知满足,而对于具德的对境比丘、婆罗门、受苦的贫穷者等以及一切相饶益的亲朋好友们,断...,相违或不知而颠倒胡说之语,所有人们的此三种言词依次称为如同甜美的蜂蜜、绚丽的鲜花与肮脏的粪便之语。其中,唯一要弃之千里的就是最后一种。   戊四(精进)分二:一、教诲精进之对境;二、教诫表里如一...

    麦彭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0470265.html
  • 云冈

    欣赏雅典处女庙的“浮雕”,假若你会在Venus de Melo像下,流连徘徊,不忍即去,看两次,三次,数十次而还不知满足者,我知道你一定能够在云冈徘徊个十天八天一月二月的。   见到了云冈,你就觉得...之多,山川之秀,竟使你不知先拾那件好,先看那一方面好。   曾走入一个大些的佛洞,刚在那里仔细的盾大佛的坐姿和面相,忽然有一个声音叫道:   “你看,那高壁上的侍佛是如何的美!”   刚刚回过头去...

    郑振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1195231.html
上一页123下一页